以“健康中国”建设促进全球健康发展

2016-11-26 15:18:13 joe

  央视网消息: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今天在上海召开,大会将向各国政府传达强烈信息,健康促进应成为今后十五年国家计划的基础,从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如果人们没有健康的身体,国家就不能拥有繁荣、可持续的未来。

UNJIK.com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重点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以促进新医改的继续实施。与新医改同行的还有建设健康中国的纲领性文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随着新医改的步步推进,健康中国的蓝图愈加清晰。

  强身健体迈向“两个一百年”

  “跑步阵营”与日壮大,广场舞方兴未艾,羽毛球馆、篮球馆、游泳馆备受青睐……当代中国,正日益进入一个“全民健身”的时代。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体育,飞入更多寻常百姓家;作为流行时尚的健身,被无数人发自内心地追捧。

  眼下,马拉松热正漫卷全国,举办马拉松比赛的城市越来越多,比赛的频次越来越密,报名参赛的人越来越多,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报不上名的情况。2011年,中国举办了22场马拉松比赛,去年是56场,今年已经举办或计划举办的总量却达上百场!

  在今年8月举行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指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今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健康中国建设的主要指标:到2030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婴儿死亡率减少到5‰,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比2015年降低30%,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在大于80%的基础上持续改善,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16万亿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全民健身将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健康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能力,对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不自觉、不改正,再高明的医术也无力回天。如今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保持健康,医学不过是其最后防线,生命品质,更多维系在自己手中。其实,中医早就提倡“三分治、七分养”,国外亦有“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的说法。俗话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这正是对生命规律和健康追求的深刻总结。

  全民健康要从娃娃抓起。《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到,“十三五”时期,要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传统校和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建设。有些地方专门制定了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和运动技能。以青岛为例,自2015年4月获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以来,青岛中小学校每学期开设不少于10学时的足球课程,其中特色学校不少于20学时,实现足球课程全覆盖。目前,青岛市共有市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302所,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83所,数量居计划单列市之首。

  提升老百姓的医改“获得感”

  打造健康中国,医改是一场“重头戏”。2009年,国家实施新医改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将深化医改放到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更加重要的位置,深化医改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框架和全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总参保人数超过13亿,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是新医改的进一步目标。

  《若干意见》指出,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医疗联合体为重要抓手,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是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突破口。世界上任何医疗卫生制度,如果没有分级诊疗的支撑,都会不堪重负,甚至无法运转。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是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的治本之策,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分级诊疗是对现有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就医理念、就医秩序的深刻调整,是一项基础性、长远性、系统性的制度设计。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核心是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医疗资源结构不合理一直以来是医改的最大短板,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老百姓看病就医体验。如何让老百姓的“获得感”更强?生活在厦门鼓浪屿的蔡韵梅今年79岁,因患有高血压,近10年来都找鼓浪屿社区的社区医生张健全看病,但近两年来,蔡韵梅出现了胸闷、心痛的症状,想去上一级的医院治疗,但上一级大医院年均数百万的诊疗量让许多老年人感到看病非常困难。签约了家庭医生之后,她在社区有健康管理师和全科医生进行日常监管,有了问题还可以去找在社区医院的专家,大医院提供不了这样细致贴心的服务,因此,蔡韵梅就放弃了去大医院。她说:“郭医生(专科医师)讲的我就比较清楚,可以慢慢放心了,我感觉到住在鼓浪屿有这样的医生直接来给我们看病,是最大的福气。”

  厦门市探索出了一套三师共管的“厦门模式”,即:实行以家庭医师为责任主体,专科医师为技术支撑,健康管理师为辅助的团队模式。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全市共完成签约402388人,签约率19.1%,厦门家庭户覆盖203522户,家庭覆盖率达30%,已经提前完成中央深改组和七部委指导意见的签约覆盖率要求。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院长姜杰在接受央视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自9月4日以来,医院共有47229人签约家庭医生。“厦门模式”不是个人和患者(家庭)之间的签约,而是与“1+1+N”团队签约,即:一个全科医生、一个健康管理师和N个上线的专科医生。团队带来的全方位服务包括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健康档案等公共卫生的工作,同时包括常见多发病的初诊和双向转诊。“厦门模式”形成了居民主动踊跃签约,基层乐意服务的双赢局面。

  杭州市创造性地以医养护一体化全科医生签约服务为载体和突破口,探索建立健全科学的分级诊疗体系。杭州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滕建荣表示,卫生部门联合物价、财政、人力社保等部门就调整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价格、基本医疗保险医疗康复护理费用结算管理、家庭病床服务规范和激励机制等出台政策,突破了原来的政策壁垒,解决了以往基层医疗机构有能力服务却不能提供有政策支撑的服务,居民有实际需求却得不到服务的矛盾,提高了社区医疗机构的首诊率。

  “健康入万策”:共建共享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将大健康的理念纳入所有政策!

  不论是医改攻坚“三医联动”综合改革的多部门联合推进,还是健康、体育跨领域的协同发展,无不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已经成为中国未来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关键词”。《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将健康的考虑纳入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

  “健康入万策”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秀峰在采访中表示,“健康入万策”不仅要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健康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健康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健康及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同时也要求对损害健康问题的监督与问责优先。

  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粗放性发展,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社会恶化,社会转型加速带来的心理精神压力和慢性病威胁,社会诚信体系缺失和市场监管乏力,出现了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造成的看病就医和养老困难等问题,都是实现健康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健康中国的建设,需要全国发力,全民行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说,建设健康中国,符合医学发展的趋势,要建立大健康观。未来健康保护和健康促进重点要在实现“四维健康”上下功夫,即无病无弱、身心健全、社会适应、环境和谐。

  生命是一个人的财富,健康是一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强健身心、健康生活,13亿人一定能用拔山超海的合力,托举起梦寐已久的“健康中国”,迈向“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张福伟 朱春燕 张恪忞)

编辑:李丹 责任编辑:王敬东


来源:央视网 2016年11月21日 13:27

电话咨询
邮件咨询
在线地图
QQ客服